第十七章 温馨
夕阳晚照,山风伴着晚霞飘了过来。
忙碌了一天的医生们总算是直起了腰。
一名村干部对晚来了的几个村民喊道:大伙儿明天过来,咱们的医疗队还在。
村民们不是来瞧病的,他们的怀里抱着各家的芋头、地瓜、玉米,还有山鸡蛋,放到了桌上,然后转身离开了。
王若琳看着乡亲们的背影,感动的说道:我总算知道了,你为什么来了就不回去了,乡亲们太好了,这样的镜头啊,只有电影里才能见到。
孟飞嘻嘻一笑,说道:夫人言之有理,这一天累了,我给你捶捶背。
王若琳坐在椅子上,孟飞给她锤着背,笑着对大伙儿说道:各位,今晚的吃住都安排好了,男的两人一张大炕,女的三人一张大炕,既能驱寒还能解乏。
一个和王若琳年龄相仿的女医生笑着说道:王若琳咋安排的?
孟飞一拍胸膛:那还用说?小孟干部亲自侍寝。
众人都笑了,王若琳红着脸一把扭住了孟飞的耳朵。
村干部们都笑了,他们真的是第一次见老婆扭住自家男人耳朵的,总算是开眼界了。
这时,李二柱和另一个村干部端着一大盆羊汤来了,抬到了村委办公室里。医生们早就饿了,也都跟了进去……
窗外的月亮已经升到了山巅,眨着眼睛看着村委办公室里说笑打闹的年轻人。
孟飞给每位医生舀上一碗羊汤,李二柱他们端到了每位医生的面前,大伙儿一手拿着雪白的大馒头,喝着羊汤,一个个都吃得满头大汗。
女孩子们的饭量小,几个男医生又舀上一碗羊汤的时候,她们已经吃饱了。
一个女医生看了一下四周,问道:咦,金副院长呢?没见他吃饭啊。
孟飞:他去别处吃了。
一个女医生说道:领导干部还特殊招待?
孟飞嘻嘻一笑,说道:那是呀。到了咱们村里,尽显了和咱们山区人民的鱼水感情,自然得享受鱼水宴了。
王若琳不满的看了孟飞一眼,说道:别胡说,我听说去了二奶奶家了。就这村里,进来的时候我也看了,没几家生活好的。
一名男医生问道:我看到镇上的两个领导陪着,能差到哪儿去?
孟飞:这你就不懂了,估计吃的还没你们好呢。
大伙儿都愣了。
孟飞:就我们那李镇长,最喜欢做秀,你们是来扶贫的,为了彰显他与民同乐的情怀,我估计金副院长也一起吃煎饼呢。
众人都笑了。
王若琳瞅了孟飞一眼,似乎不满意他说的话。
二奶奶家的炕桌上面放着煮熟的咸鸡蛋,还有一个炒青菜,金副院长、李镇长、马**、李石头正在大口的吃着煎饼。
二奶奶笑眯眯地坐在炕里面,看着他们几人。
秀兰端着一盘炒鸡蛋来了,笑着说道:条件简陋,您别嫌弃。慢点吃,还有两个炒菜和一个汤呢。
金副院长:大妹子,不要做了,真的,多了也吃不了。这沂蒙的煎饼啊,小的时候我爸的战友经常给送去,后来老爷子没了,也就尝不到这美味了。
马**:秀兰,听金副院长的,别忙了。
秀兰有些不知所措的站在那里:有客咋也得四个菜一个汤啊。
李石头:听领导的,大伙儿是来吃顿饭,又不是啥的。
李镇长听到金副院长的话抬起了头,问道:你爸的战友是咱们山里的?
金副院长:抗战的时候,我爸是师特务团的。
李镇长兴奋地说道:我爸是686团的,都是115师的。来,金副院长,我……我用小米粥代酒,敬你。
金副院长端起了那碗金灿灿的小米粥,和李副镇长的碗碰在了一起。
这金灿灿的小米粥,里面是老八路后代的浓浓感情啊。
金副院长:咱们的父辈血战沙场,为的就是今天的和平,来,干!
李镇长:还为了和平幸福!
两只碗碰在了一起,小米粥泛起了金黄色的浪花,这是两名战斗在这里的老军人的后代,他们相逢了。
月光透过窗乱的缝隙透了进来,灯下,孟飞紧紧地搂着妻子。
孟飞:累了吧?等会儿上床,我给你按摩按摩。
王若琳:孟飞,没做什么亏心事儿吧?
孟飞:我……诶唷,你也看到了,这里除了老人孩子还有年轻人?我想犯错误,也得有机会呀。
王若琳:那今天怎么这么殷勤?
孟飞苦笑:老婆,你这是想啥呢?
王若琳瞪着眼睛说道:不管有没有条件,你心里都不许这么想。
孟飞:姑奶奶,就你那脾气,我想都不敢想。
突然,窗外想起了几个孩子的说笑声,一个孩子学着孟飞的声音说道:姑奶奶,就你那脾气,我想都不敢想。
王若琳的脸腾地一下红了,没想到外面还有孩子在偷听。
孟飞打开门,喊道:狗子,你几个要是再调皮,明天让我抓住,每人屁股两巴掌。
孩子们笑着跑了,孟飞这才走进来关上了门。
孟飞笑笑,对王若琳说:村里没啥娱乐,孩子们就搞恶作剧,没啥,我把他们赶跑了。
王若琳:这才八点多,我看村里好多都熄灯了,不看电视?
孟飞苦笑:李**家的闺女刚回来的时候,我让她教大伙儿广场舞。可是,忙了一天的人,哪儿有心思和精力?看电视嘛,为了省那几个点钱,好多人家也就是买了个摆设。
王若琳心疼的看着丈夫:孟飞,你受苦了。
孟飞受惊若宠的看着妻子:琳琳,有你这句话,我知足了。苦那是一定的,咱是下派干部嘛。更可悲的是,还有心里苦,隔着百十公里,就像人各天涯,相思苦啊。
孟飞把妻子抱到了怀里,两人深情地对视着,脸越来越紧,嘴唇越来越近,突然,王若琳打了一个饱嗝,自己也噗嗤笑了,推开孟飞笑着说道:我吃了满满一大碗羊汤。都怪你,给我盛的那么多。
孟飞也笑了:怪我,怪我。来,老婆,让我闻闻嘴里的羊汤味
灯熄灭了,只有两人越来越急促的呼吸声……
清晨,鸟儿早已经站在枝头上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。树梢上翠绿的枝叶,还带着昨夜的露珠,在晨曦中闪着晶莹的光,像是情人的眼泪,又像是镶嵌在上面的一颗颗珍珠。
这时,早起的李石头夫妇,一个拿着扫帚扫院子,一个端着鸡食喂鸡。
昨晚住在这里的金副院长走了出来,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,忍不住说道:群山如翠,山谷升云,百鸟叫晨,炊烟正香,好一个人间仙境啊。
李石头笑道:金副院长啊,也就你们城里人喜欢这里。我们待了一辈子,盼着离开这里呢。
金副院长在门口的脸盆里洗了一把脸,笑着说道:老哥,其实你们这才是人间的天堂。城市里到处都是高楼大厦,水泥地,连点小草都是到公园里才能看到。所以啊,昨晚我也说了,将来退了休我就来这里……
正说着话,门外传来杂乱的脚步声,一名镇上的干部带着几个记者走了进来,记者们拿着照相机,扛着摄像机,对准金副院长就照了起来。
金副院长有些生气,问道:你们这是干嘛?
那名镇干部说道:金副院长,您带着医疗扶贫队来到我们大石桥镇,电视台和报社知道了,过来采访你。
金副院长一拉脸:不用。
说着话,推开挡在身前的几名记者,大步的走了出去。
外
场景:李家峪村
人物:金副院长、李镇长、马**、李石头、记者数名
时间:晨
几辆汽车停在李家峪村的街道上,几个孩子围着汽车正在玩耍。
李镇长和马**从一辆汽车上下来,李镇长伸了一个懒腰,脸上还带着疲倦。
金副院长一脸怒气的走来,后面李石头和几名记者也追了过来。
李镇长满面春风的迎了过去:金副院长,记者找到你了?
金副院长带着不满的表情:找我干啥?
李镇长高兴地说道:报道你的先进事迹呀。
金副院长带着自责的表情说道:李镇长,我做啥了?我要是早来,那几个老人能瘫在床上?
马**:金副院长,这不是你的责任,是我们这些镇领导没有照顾好他们。
金副院长:马**,这不只是我们几个人的责任,是我们一代人的责任。老区人民的付出,我们都忘了呀。李镇长,我们的父辈都曾经在这里浴血奋战,将来有一天,我们如何面对他们?
所有的人都没有说话,连那几个记者也停止了拍照。
金副院长看向记者:你们不应该报道我,应该去拍一拍那些乡亲们,再不拍就晚了。她们瘫在床上,生活仍然那么贫困,而她们,就是那些送夫上前线的沂蒙红嫂。是她们用自己的**汁救活了我们的战士,是她们,跳到冰冷的河水里用肩膀架起了通往胜利的桥梁。
说到这里,金副院长几乎有些激动,他一声长叹,接着说道:我们,为她们又做了什么?你们报道应该是那些默默付出的人。
说着话,金副院长把李石头拽到了前面:昨晚一夜长谈我才知道,这是一位南疆归来的英雄,至今身上还有弹片。他之所以没有到城里工作,为的就是对战友的一句承诺。几十年了,他默默的付出,这才是你们应该报道的人。
李石头的思绪似乎回到了烽火连天的南疆,似乎回到了那些长眠在那里的战友的身边。好半天他才从思绪中走了出来,说道:真想去看看他们啊。
李石头的眼圈红了,他默默的走了,所有的人望着朝阳中他的身影,眼睛都湿润了。
